学校动态

严禁比苦让贫困生有尊严地生活

学校动态 浏览: 作者:bianji 2018-12-04 13:39:06 加入收藏 查看评论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度,教育部等六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和尺度要统一,既要做到认定内容、程序、方法等透明,确保认定公正,也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
时下,部分高校在申请助学金时,让申请会变成了“诉苦大会”,哪个学生诉的苦“惨”,哪个学生就能享受助学金待遇。这种“评选贫困生”的做法,就是“晒贫困”,揭贫困生的伤疤,损害了贫困生的人格尊严,侵犯了贫困生的个人隐私权,显得极不人道,自然是“善行”难以得出“善果”。
贫困生补助金是国家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的,它用于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时的补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人性化关爱,照亮了“寒门学子”求学路。
落实这种补助金是一项“爱心工程”,在确定、发放过程中理应处处体现出爱心,这样才能达到资助贫困生的目的。这就需要发放者多站在贫困生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处处考虑贫困生的感受,尊重贫困生的合法权利,切莫玩“跷跷板游戏”。而让学生当众诉苦评贫困生,就是玩“跷跷板游戏”。这虽资助了贫困生,却曝光了贫困生个人与家庭的隐私,这无疑是在贫困生的“伤口”上撒盐,导致资助的爱心变成了对贫困生的伤心,这种资助方法理应叫停。
贫穷不是学生的错,贫困生因家庭贫困需要物质上的帮扶,但更渴望与人平等、被人关爱、受人尊重,这些都是非常正常和重要的情感需求。如果在资助贫困生时不考虑到这一点,甚至把资助当成一种恩惠,不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不尊重贫困生的人格尊严,强迫贫困生诉苦“晒贫困”,不管这种资助多么有爱心,贫困生从心底里也难以真正领情。
当然,要体现资助贫困生的公开、公平、公正性,在同学们的知情权和贫困生的隐私权之间取得平衡,确实是个现实难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讲究关怀艺术,在经济帮扶的同时,莫忘记精神关怀,才会避免这种“诉苦大会”所带来的“善行难结善果”再度发生。
而今,严禁当众诉苦评贫困生,无疑是对大学贫困生的人性化关怀,是对贫困生的人格尊严的尊重。不过,这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各高校还要依据家庭经济因素、特殊群体因素等6大因素认定贫困生,与当地扶贫办和村组多联系,按照精准扶贫名单和情况,全面了解哪个学生是真正的贫困生;然后,把拟定的贫困生在当地政府网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便可更准确地了解贫困生的相关信息,根本不用开“诉苦大会”来“晒贫困”,这样更能确保贫困生有尊严地生活。

本栏最新新闻

联系我们

400-808-1951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chuguoban@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30-18:30,节假日不休息

QR code